王强团队2023年博士后出站和毕业答辩会顺利举行
2023年5月25-26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王强团队博士后出站和毕业答辩会在粮油楼大会议室圆满举行。到场专家评委有: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副院长张峰研究员、北京农学院副院长马挺军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李栋教授、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王丰俊教授、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李媛教授、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副院长李健教授、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远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首席科学家辛凤姣研究员。张峰研究员、马挺军研究员为答辩主席,共有1名博士后做出站报告,2名博士生、5名硕士生进行毕业答辩。
博士后焦博,博士毕业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后工作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研究课题为“载酶Pickering颗粒在酶法脱胶中的界面催化增益机制研究”,该研究利用花生蛋白微凝胶颗粒通过层层静电自组装构建了Pickering复合颗粒,提升酶法脱胶效率15倍以上,并使用冷冻扫描电镜等先进技术手段揭示了基于乳液界面底物高效捕获的催化增益机制,为食用油脂工业绿色高效技术升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科技支持。在站期间主持“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面上项目等各级项目或课题6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Food Hydrocolloids》、《Food Chemistry》等食品顶尖期刊发表SCI论文4篇;授权发明专利4项(美国专利1项),转让企业专利1项;在站期间晋升副研究员,受邀担任JCR一区期刊《Polymers》特刊副主编,获中国农业科学院首批“优农计划”特别资助并被评为中国农业科学院优秀博士后。
博士生李甜,本科毕业于北京农学院,硕士毕业于西南大学,博士就读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论文题目为“白藜芦醇神经酸酯的合成、表征与产品开发”。该论文以白藜芦醇为原料、N, N’-羰基二咪唑为活化剂,应用化学一锅缩合法合成白藜芦醇神经酸酯,方法简单、绿色、高效、能耗低且具有普适性,同时阐明了白藜芦醇神经酸酯结构、性能、合成途径及机理,开发了零反式脂肪酸凝胶油新产品。目前以第一或共一作者在Progress in Lipid Research、Food Chemistry、LWT-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发表SCI论文8篇,申请发明专利7项,授权6项(包括国际专利2项)。
博士生屈阳,本科毕业于石河子大学,硕士毕业于新疆大学,博士就读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论文题目为“高温花生粕蛋白胶黏剂的防腐性及耐老化机理研究”。该论文以高温花生粕为原料,制备了耐老化、防腐且耐水胶合强度高的高温花生粕蛋白胶黏剂,并成功实现了其中试放大生产,攻克了植物蛋白胶黏剂无法生产Ⅰ类胶合板的技术瓶颈难题,并揭示了其胶合强度提升机理和耐老化机理。博士期间以第一或共一作者在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Progress in Lipid Research、Food chemistry、Foods等期刊发表SCI论文7篇,申请发明专利5项,其中授权3项。
硕士生李薇,本科就读于烟台大学,硕士就读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论文题目为“蛋白基Pickering乳液催化制备甘油二酯体系的构建”,该课题设计了具有较高固载效率和比活性的蛋白载酶颗粒,构建了蛋白基Pickering乳液催化体系,提升了甘油二酯的制备效率,并通过壳聚糖进一步提高了蛋白载酶颗粒的固载效率和比活性,构建的蛋白/多糖基Pickering乳液催化体系进一步提升了催化效率,为制备甘油二酯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率的工艺解决方案。李薇以第一作者在《Frontiers in Nutrition》发表综述1篇,在《生物技术进展》发表研究性文章1篇,申请专利1项,另以第一作者投稿的2篇SCI文章(《Food Chemistry》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均已返修。
硕士生刘浩栋,本科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硕士就读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论文题目是”新型植物基肉制品制备与品质改良“。该论文以高水分挤压蛋白为原料进行了植物基整块肉制品的制备,并将其与市售植物基肉制品和动物肉制品的感官品质、质构特性和营养品质进行了对比分析,探究了高水分挤压蛋白对植物基肉制品的品质提升作用。目前以第一作者在中国食品学报(EI)和中国粮油学报(中文核心)发表文章2篇。
硕士生职兰懿,本科毕业于北京工商大学,硕士就读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论文题目为“植物基蛋液凝胶特性提升及产品研发”。该论文构建了植物基蛋液体系,针对TG酶、CaCl2和大豆卵磷脂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探究,为植物基蛋液品质的提升提供了理论支持,并进行了中试放大试验,验证了工艺的可行性。职兰懿以第一作者在Food Chemistry录用综述1篇,在核心期刊生物技术进展录用论文1篇。
硕士生赵赓九,本科就读于四川农业大学,硕士就读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论文题目为“鲜食花生专用品种筛选与储藏加工工艺研究”,该论文建立了鲜食花生原料品质评价标准和水煮花生品质等级标准,构建了适宜水煮加工方式的花生原料评价指标体系,筛选出鲜食花生专用品种,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在不同储藏条件下鲜食花生原料品质变化规律和安全储藏时间,开发了高品质水煮花生即食产品。该成果已申请地方标准1项,目前以第一作者发表EI文章2篇。
硕士生张巧真,本科毕业于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硕士就读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论文题目为“即食湿面的减菌降酸工艺及产品开发研究”。该论文以工业化生产的乳酸保鲜即食湿面为研究对象,明确了降酸即食湿面的关键致腐菌及其生长特性;建立了萌发联合乳酸热处理使芽孢失活的新方法,并将该方法运用于低酸性即食湿面产品开发中,提高了其综合品质特性,为其产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目前以第一作者在食品发酵与工业发表1篇中文核心文章,参编1部著作。
焦博博士及七位同学的研究成果获得了答辩委员会各位委员的高度赞扬和肯定,专家委员一致决定建议授予李薇、刘浩栋、职兰懿、赵赓九、张巧真同学硕士学位;授予李甜、屈阳同学农学博士学位,同意焦博博士后出站。
同期还进行了硕/博士生中期考核及博士生开题报告,刘哲和郭鑫同学完成了博士生中期考核;李同庆、崔颢凡、梁蔓竹、李闪闪、张甜甜、黑雪、胡润润、吴必聪及吴超同学完成了硕士生中期考核;博士生向飞和胡安娜同学通过了博士生开题。
最后,团队首席王强研究员代表团队师生对答辩评委拨冗出席给与的指导与宝贵建议表答了衷心的感谢,也感谢答辩秘书的辛勤付出,感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提供的平台支持和帮助。星辉璀璨,征途在即,希望各位毕业生继续保持青年固有的勇气,饱满的热情和砥砺奋斗的品质,常怀感恩之心;愿你们健康幸福,一路顺风,不畏艰险,前途坦荡,愿Peanut Family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王强研究员团队与答辩委员会专家合影
毕业生与王强研究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