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食品分会

花生:进口数量缩减 期待消费好转

创建时间:2024-04-01 16:15

春节后花生期货主力反弹,首日涨幅达3.55%,当周最高触及9200元/吨,随后再度回落。节前花生主力一直在8500~8800元/吨之间震荡,处于花生期货上市以来低位,节前市场对花生偏空的态度交易比较充分,节后市场认为春节假期长、花生消费好,实际上花生渠道库存可能不及早先预估的那么多。油脂和豆、菜粕也在节后出现反弹,对花生盘面起到一定提振作用。

统货米和油料米价格“劈叉”

节后山东统货花生米价格从9200元/吨涨至9600元/吨,中间贸易商陆续补库,但基层上量不多,统货米价格延续偏强走势。截至3月15日当周,全国花生主产区销售进度在七成左右,而春节前河南和东北地区余量五成左右。2023年同期河南余量为一至二成,东北地区和山东余量均在三成以下。目前余量与2023年同期基本持平,余量低于市场预期,农户自然也有挺价的底气,但是这部分消耗的花生去哪儿了?

节后山东油厂并未提高油料米收购价格,导致统货米和油料米现货价差从节前的900元/吨扩大至1300元/吨,反映出食用端消费要好于油用端。只是3月中下旬因花生粕和花生油跟随豆粕和豆油价格反弹,花生压榨亏损才逐步缩小。截至3月22日,山东花生压榨亏损缩小至-8元/吨,2023年同期为-358元/吨,2022年同期为580元/吨。

截至3月15日当周,山东主要油厂收购花生3400吨,上周1250吨;河南主要油厂收购600吨,上周600吨,节后油厂确实逐步开始收购花生,周度累计收购4000吨,略低于2023年同期,更远低于2022年同期的4万吨。从2023年10月花生上市到现在,由于偏差的压榨利润导致主力油厂收购花生的数量始终没有较大起色,与2022年形成较大偏差。

花生和花生油库存均偏低

2021年国内花生增产,花生价格一路下跌至2022年初,花生油价格跟随国内三大油脂上行,花生粕也被豆粕价格走强而带动,花生压榨利润显著改善,油厂开启了大规模的收购。

2023年10月之后,北美大豆开始逐步大量到港,豆粕带领其他杂粕价格重心下移,花生粕始终没有为改善花生压榨亏损作出贡献。春节前三大油脂仍然冲高回落,国内花生油价格最终跌回原价,也并未改善花生压榨亏损的局面。

然而,目前花生和花生油库存均偏低。截至3月15日,国内花生油样本企业花生库存为3.4726万吨,较上周下调2000吨,仅高于2021年同期的1.9015万吨;样本企业花生油库存3.541万吨,高于前一周的3.511万吨,也低于2022年同期的3.62万吨,花生和花生油库存均处于近四年同期次新低的水平。

花生食用消费需求逐渐增多

除了统货米和油料米的现货价差可以反映花生在食用端和油用端的消费差异外,国内月度餐饮收入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花生在食用端的消费情况。2024年1月至2月我国餐饮累计收入9481亿元,比2023年同期大涨12.48%,而2023年比2022年同期增加9.22%,2022年比2021年同期增加8.92%,2024年1月至2月累计消费增速是近三年同期最快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于花生的食用消费需求逐渐增多,食用端消费和油用端在国内占比的差距也不大。

我国进口花生来源结构改变

如果将花生脱壳之后的得率按照70%计算,2月未去壳加上去壳的花生进口共1.07万吨,低于2023年同期的8.65万吨。1月至2月累计进口1.79万吨,比2023年同期减少11.75万吨,进口下降明显。

从分项上看,1月至2月累计进口塞内加尔花生3300吨,低于2023年同期的1.67万吨;累计进口苏丹花生4400吨,远低于2023年同期的8.75万吨。一方面,去年进口花生米并没有比国产花生米有较大的价格优势,国内进口亏损多,进口数量出现明显下降;另一方面,目前苏丹内乱已经持续了近一年,我国从苏丹进口花生降幅明显,1月至2月美国取代塞内加尔和苏丹,成为出口到中国花生最多的国家。

花生市场期待节日消费启动

目前基层花生余量不多,与去年同期持平,旧作的进口花生米将会比去年减少,供应端处于收缩状态,节前存货的消化可能通过食用端完成,而非油用端,最起码库存是从基层农户转移出去,要么是贸易商,要么是上游食品加工厂。贸易商可以把花生放到冷库,东北产区气温仍然比较低,能存放一段时间,更容易挺价。而今年春节以来,食用端消费亮眼,目前看来,还是食用端更多地消耗之前的存货,这将“托底”花生现货及盘面价格,不易大跌。

上半年国内花生和花生油消费或在清明和五一出现阶段性好转。另外,现在油厂的花生和花生油库存均偏低,贸易商和农户均在关注油厂的收购动态。毕竟花生压榨亏损在缩小,国内油粕底部的夯实也将支撑花生油和花生粕价格,维护花生压榨利润,中长期需求端的变化将决定花生能否持续反弹。(原文刊登于2024年3月28日粮油市场报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