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食品分会

粮食产能再增千亿斤,如何实现?《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方案(2024-2030年)》给出答案

创建时间:2024-03-18 16:45

 

3月12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方案(2024-2030年)》等多项文件。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我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大国,确保十四亿多人口的粮食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本盘。

时隔15年,新一轮

 
 
 
 
 
 
 
 
 
 
 

并非我国首次提出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2009年,在粮食需求刚性增长,粮食产需缺口扩大,利用国际市场调剂的空间有限和粮食增产制约因素增多,未来粮食增产仍有潜力等背景下,《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发布,明确到2020年,全国粮食生产能力达到5500亿公斤以上,比当时的产能增加500亿公斤。

十余年时间过去,我国粮食生产发展情况超过规划预期水平,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也从规划文件发布时的380公斤,增加到2023年的493公斤,远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国家粮食库存也比较充裕,稻谷、小麦两大口粮品种是库存大头。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必须要、必须干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时隔10多年后,提出了启动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扎实推进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

一词之变,凝聚了深刻内涵和强大力量。

纵观历年我国粮食产量数据,2007年至今,我国粮食产量连续17年保持在1万亿斤以上水平,总体呈现稳中有增状态。其中2010年我国粮食产量超过1.1万亿斤,2012年超过1.2万亿斤,2015年突破1.3万亿斤,并在之后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这同时也意味着,我国的粮食产能已经连续9年没有出现新的千亿斤提升。

在“二十连丰”,粮食产能在1.3万亿斤的高起点上,再提升千亿斤,难度可想而知。

2023年1月8日,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这件事不是能不能、行不行的问题,而是必须要、必须干的问题,要调动一切资源,想尽一切办法,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

唐仁健表示,从长远看,要全面发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抓物质基础,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15.46亿亩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持续抓好种业振兴和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抓机制保障,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需要说明的是,该机构

粮食产能提升靠什么?

 
 
 
 
 
 
 
 
 
 
 

3月12日的国常会会议新闻通稿提到:扎实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实分品种增产任务分区域增产布局,谋划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种业振兴等支撑性重大工程,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是国家战略举措,集中体现在对耕地、种子、农业生产技术、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保护、创新和发展等方面,既要厚实基础,又要深挖潜力。

我们用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近20%的人口,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保护好,绝不能有闪失。耕地保护既要保数量,也要提质量。永久基本农田必须实至名归,必须是稳产高产良田。耕地占补平衡,不能成为简单的数量平衡,必须实现质量平衡、产能平衡。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上,唐仁健回答了如何抓好今年粮食生产的提问。唐仁健表示,将抓4条:稳面积、提单产、优服务、强政策。在大面积提高粮食单产方面,唐仁健理了一条路子:把很多技术集成应用到农业领域,比如将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五良”集成,重点推广密植、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措施,在原来搞的试验田、示范田、指挥田的基础上,让更大面积的农田可以提高单产。

1月23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表示,确保2024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目标,采取的措施重点是抓住“两个关键”。

关键是

大面积单产提升

 

这是农业农村部抓粮食生产的头号工程,重点抓两个方面:抓大县,聚焦粮油生产重点县,整建制推进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主力机型,实现“三主”融合,全面提升单产水平。抓主体,实施规模主体增产行动,培育一批种粮能手,示范带动中小农户创高产,促进大面积均衡增产。

关键是

防灾减灾救灾减损失

立足“减灾就是增产,防胜于救”的思路,抓好农业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气象部门预计,2024年我国农业气象年景总体偏差,农业抗灾夺丰收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农业农村部将分区域分作物制定防灾预案和技术方案,加快构建“平急两用”区域农业应急救灾中心,提早做好物资储备和技术准备,落实防御措施。开展下沉一线包省包片联系指导,组派工作组和科技小分队深入受灾一线,指导落实防灾减灾救灾措施,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

同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一个重要原因是农业特别是粮食种植比较收益偏低,要调动农民和地方政府保护耕地、种粮抓粮积极性。

3月13日新闻报道,为支持各地积极应对相关农业灾害带来的影响、助力春耕备耕,财政部会同农业农村部于近日下达中央财政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8.3亿元,支持江苏、安徽、河南、湖北、湖南等12省(区)加快做好农作物改种补种、农业及畜牧渔业设施灾损修复等相关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为促进夏季粮油生产开好头、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 新华网    国新办网站

监制:徐遥  责编:远景  编辑/制作:林洹

文章转载自:时事报告

 

扫码关注我们   |   中国花生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