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食品分会

食用花生或等热量的低脂肪、高碳水化合物夜间零食对空腹血糖具有相似的影响

创建时间:2021-11-01 17:01

背景技术

与血糖正常者相比,糖尿病前期患者和2型糖尿病(T2DM)患者存在更多心血管疾病(CVD)的风险因子(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等),因此患CVD的风险较高。有研究表明,可以通过改善糖尿病前期患者的空腹血糖来预防或延缓T2DM发病和CVD如经常食用花生和坚果(28.4 g/week)可显著降低T2DM和缺血性心衰等疾病的发病率。但花生对于空腹血糖(FPG)调节作用的研究较少,此外尚未有报道研究花生作为夜间零食(模拟影响FPG的进食场景)FPG的影响。本文通过6周随机交叉试验,探究FPG升高的成年人中,每食用28 g花生或者等热量的低脂肪、高碳水化合物(LFHC)零食对控制FPG和诱发CVD等风险的影响。

研究方法

50名试验者(FPG 100±8 mg/dL)连续六周晚饭后食用以下食物作为晚间零食。食用花生组:每天食用无盐烘烤花生28 g食用LFHC零食组:每天食用LFHC零食(全谷物饼干和低脂奶酪),零食1164 kcal11%碳水化合物、17%蛋白质、73%脂肪,零食2:164 kcal54%碳水化合物、17%蛋白质、33%脂肪,评估试验者的FPG健康饮食指数-2015HEI-2015)、体重、胰岛素、果糖胺、血脂、脂蛋白(ApoB)、血压(BP)以及脉搏速度PWV)等。

1 随机试验者的基本特征

结果与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食用花生组比LFHC零食组FPG0.6 mg/dL,胰岛素、果糖胺无显著差异(表2)。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体重、血压或脉搏测量值无明显差异。食用花生组血液中LDL IIa的粒径更大(花生与LFHC的平均差异为16.1 nmol/L)。食用花生组的血液中ApoB含量高于食用LFHC(平均差异5.6 mg/dL)(表2)。

两种饮食总能量摄入(kcal)相等。与LFHC零食相比,食用花生时蛋白和脂肪的摄入显著高于LFHC零食,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能量百分比也高于食用LFHC零食(表3,同时可以改善饮食中的脂肪酸组成。食用花生在可未改变总体HEI-2015值的同时增加植物蛋白的摄入(表4),但食用花生组的全谷物类摄入少于LFHC零食组。

2 空腹血糖升高的成人试验者血糖、血脂、脂蛋白、血管和身体基本指标的差异变化

3 空腹血糖升高的成年人每日营养和食物摄入量的平均差异


4 试验者空腹血糖健康饮食指数(HEI)评分的平均差异

结论

FPG升高的成年人中,晚饭后食用花生(28 g/day)与LFHC零食不会影响试验者的FPG。此外,无论是花生还是低脂肪、高碳水化合物的零食,都没有显著改善胰岛素、果糖胺、脂类、脂蛋白和体重。食用花生组的LDL IIaApoB浓度高于LFHC。与LFHC零食相比,食用花生并没有改变整体能量摄入,但增加了植物类蛋白质的摄入量并改善了膳食中脂肪酸组成。综上所述,在FPG升高的个体中,相比于等热量的低脂肪、高碳水化合物的夜间零食,每天食用28 g花生作为夜间零食6周后,在不改变空腹血糖、果糖胺或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的情况下,改善了膳食种类及组成。 






原文链接:

https://academic.oup.com/jn/advance-article/doi/10.1093/jn/nxab347/6375419

供稿人:

陈奕颖